首页 > 资格考试 > 中医师资格考试实践考核

中医师资格考试实践考核

时间:

中医师执业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主要分为三站,具体内容如下:

一、第一站:病案分析(40分,60分钟)

考试内容:提供1-2个病例资料,要求考生运用中医四诊(望、闻、问、切)进行辨证分析,包括病因、病机、证型、类证鉴别,并提出治法、方剂名称及药物组成、剂量及煎服法等。

考试形式:纸笔考试(部分地区为机考),需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答。

二、第二站:中医操作与西医操作(35分,15分钟)

(一)中医操作(20分)

四诊技能:包括望、闻、问、切的操作规范与临床应用。

针灸推拿:穴位定位、针刺手法、拔罐、推拿等临床技术操作。

病史采集:中医问诊技巧,包括现病史、既往史、家族史的收集与分析。

(二)西医操作(15分)

基础操作:如心肺复苏术(CPR)、导尿术、穿刺术等。

体格检查:生命体征测量、心肺听诊、腹部触诊等。

三、第三站:临床答辩(25分,20分钟)

中医答辩:针对病因病机、辨证要点、治法方剂、预防调护等问题进行口头回答。

西医答辩:涉及西医诊断、治疗原则、药物使用等临床问题。

辅助检查判读:对心电图、影像学等辅助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析(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不考)。

考试注意事项

时间管理:

每站考试时间严格,需合理分配答题时间,例如病案分析建议控制在60分钟内完成40分内容。

操作规范:

中医操作需注意手法熟练度与规范性,西医操作需模拟真实场景。

综合应用:

部分病例需结合中西医知识进行辨证论治,考察考生的综合思维能力。

总分标准

合格线:60分及格,需在3个站次中各站达标。

考试内容覆盖:包括中医基础理论、临床技能、西医基本操作及临床思维能力。

建议考生通过模拟训练、教材复习及考官经验总结,提升各站考试通过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