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师资格考试怎样写教案
教师考试教案的撰写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结构,以下是具体指南:
一、教案的基本结构
基本信息 包括课程标题、教材版本、教师姓名、教学对象、课时安排等。例如:
> 《国际中文教师证书》初级起步篇,第19课《现在习惯了》
教学目标
需明确知识与技能、过程与方法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,且需以学生为主体。例如:
- 知识与技能:掌握10个生词及课文前半部分结构
- 过程与方法: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练习培养合作探究能力
- 情感态度:激发学习兴趣,积极表达生活习惯
教学重难点
- 重点: 本课必须掌握的核心概念或技能(如汉语语法点) - 难点
教学过程 通常包含导入、新授、巩固、小结等环节,需设计互动环节以突出学生主动性。例如:
- 导入:通过生活场景引入课题
- 新授:讲解生词和语法结构
- 巩固: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
- 小结:总结本课重点
板书设计
左侧书写重点内容,右侧用于草稿,建议中规中矩使用黑板,避免过度花哨设计
教学反思
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总结,分析不足之处并改进
二、关键注意事项
以学生为中心
- 在教学目标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,例如:“学生能够运用...结构表达思想”
- 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,而非单向灌输
突出重点与难点
- 重点需具体可操作(如生词记忆方法),难点需通过对比分析或实例突破
时间管理
- 教案应控制在300-400字左右,10分钟内完成试讲准备,突出教学过程设计
灵活调整
- 根据课堂实际情况(如学生反应)及时调整教学策略,保持教学节奏
三、示例参考
以《现在习惯了》为例:
教学目标: 学生能流利复述课文并用结构表达思想,掌握基本生活表达法 教学重点
教学难点:汉语表达习惯与文化背景差异
教学过程:分课时讲练生词和语法,通过角色扮演巩固交际能力
通过以上结构与注意事项,教案应既能体现教学设计的专业性,又能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,提升试讲效果。